最近有朋友問我:“你們青石廠家平時是怎么把石材運到客戶那里的?”這個問題挺有意思,今天就聊聊常見的幾種運輸方式。
“青石這么重,是不是只能用大貨車拉?”確實,陸運是最常用的方式。我們一般會根據(jù)訂單量選擇不同車型:小批量用9.6米廂式貨車,大批量就用13米半掛車。車廂里會鋪滿防震材料,每塊青石板之間用木架隔開,就像給手機貼膜那樣層層防護。
“聽說有些地方要走水路?”對,沿海地區(qū)的訂單我們會優(yōu)先考慮海運。集裝箱運輸成本比陸運低30%左右,特別是出口訂單。不過要注意防潮處理,我們會在石材表面涂專用防護劑,再用真空包裝。有次發(fā)往東南亞的貨柜,海上漂了半個月,拆箱時石板還是干燥的。
“那種超大規(guī)格的青石怎么運?”這就要用到特種運輸了。去年給博物館送過一塊6米長的青石浮雕,專門申請了超限運輸證。凌晨三點出發(fā),前面有引導車開道,運輸車自帶液壓升降系統(tǒng),到現(xiàn)場直接精準落位。
“運輸過程中怎么保證不破損?”除了常規(guī)的軟包裝,我們會在石板四角加裝L型護角。驗收時有個小技巧:用手電筒斜著照石材表面,任何細微劃痕都能看出來。有經驗的老師傅打包時,連貨車行駛路線都會規(guī)劃,盡量避開顛簸路段。
最近兩年新出了種“模塊化運輸”,把青石切割成標準尺寸,像積木一樣組裝運輸。到工地后再拼接,既節(jié)省空間又降低破損率。有個園林工程用了這個方法,運輸成本直接降了四成。
現(xiàn)在很多客戶會問:“能不能實時查看運輸進度?”我們正在測試物聯(lián)網追蹤系統(tǒng),在包裝里嵌入了傳感器,手機掃碼就能看到溫度、濕度、震動數(shù)據(jù)。上個月發(fā)往內蒙古的一車貨,客戶看著app上的軌跡圖說:“這會兒該過黃河大橋了吧?”果然十分鐘后司機就發(fā)來了橋上的照片。
這些運輸方式沒有絕對的好壞,關鍵要看具體需求。就像寄快遞,重要文件選順豐,普通包裹用三通一達。我們青石廠家會根據(jù)客戶預算、時效要求、目的地等因素,搭配出最合適的運輸方案。下次你要是收到青石材,不妨看看包裝上的細節(jié),說不定能猜出它經歷過怎樣的旅程。
青石板廠家產品說明
青石鏨道面施工標準
青石臺階石材材質特性
青石板廠家產品特點
青石鏨道面使用場景
青石臺階石材施工參考
青石板廠家產品詳情
青石鏨道面安裝步驟